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2018-05-28 11:48:38
  • 0
  • 0
  • 108
  • 0

看到有文章讲两位在华任教的德国教师对中国教育的评价,也想就中国教育问题再说几句。

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几个人真懂教育的本质。尽管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办学校,最早搞社会化教育的国家,但今天的中国人,懂教育的真没几人。

我们先看看两位德国人到底是怎么评价中国教育的。

01 西洛特:中国教育除了教会孩子考试,别无所有

第一位德国人叫西洛特,在苏州一所私立学校当外教八年。西洛特说他 “一辈子也无法在中国看到真正的教育。”西洛特认为,中国教育是把人最珍贵的年华,付给毫无意义、毫无发展价值的学习内容上,而舍不得花费一点时间去讨论和思考,记忆成了学习的唯一方法,高压成了教育的唯一手段,无缝对接式的保护成了成长的唯一措施,“这种负成长的教育模式其实是对人性的一种摧残,是对人类的极大犯罪。”

为什么这样说?

西洛特在中国看到4岁的孩子背诵拼音,5岁的孩子做加减法。而在德国,8岁的孩子只会播种,栽花,除草,简单地拆卸玩具,根本不知道1+1=2。但是,如果比较18岁以后的实际能力,德国孩子可能比中国28岁的成年人更强。

从幼儿园起,中国的学生就不断被灌输宏大叙事的政治教育,这些政治教育对几岁至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其实就是天书,除了应付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并无实际的作用和意义。

中国义务阶段教育所培养的,除了考试能力超强,并没有多少关于人文和逻辑能力的培养。人文是人格的基础,没有人文,如何形成健全的人格?没有健全的人格又拿什么爱自己,爱家人,爱社会?

西洛特还认为,中国用无缝对接的安全保护取代对孩子的安全教育,本质是完全放弃了安全教育。

中国学生自进校门到出校门,每一分每一秒都有老师看着,下一个老师不到,上一个老师不能离开,就像看管羊圈一样。放学时,离学校不足50米的地方,是密密麻麻的家长及形形色色的车辆在等着接孩子。孩子到家后,又被圈禁在房间里做作业,吃饭,睡觉。这样的生活至少要持续15年之久。

15年之后的孩子,固然已经长大,但是,离开学校和父母,他们一片茫然。除了知道如何考试和答题,他们一无所知,一无所能,连洗衣做饭这样最基本的生存技能都没有。

02 卢安克:教育就是爱和陪伴,是教会孩子听到自己的心,是让孩子找到归属感

第二位德国人叫卢安克,在中国广西的偏远山村义务支教超过十年。卢安克2001年来到广西板烈村支教,起初还引起过地方部门的警觉,后来因为确实“很老实”,得以在这个小山村长期安定下来。

卢安克不拿一分钱工资,也不在学校教职工名册上。卢安克上课不用课本,他的教学就是陪孩子们一起爬树,在泥巴里打滚,玩泥巴,抓泥鳅,设计河坝,甚至花几个小时去犁地。当然,有时也带孩子拍科幻剧。

比如媒体常常提及卢安克带领学生们拍摄科幻电视剧《心镜》的情景。孩子们变成一个剧组,自己制作道具,并分别表演不同的角色。一个叫牙韩运的男孩扮演主人公容承,他的超能力不是来自于武力,而是来自于他能够承受每一派的人对他的羞辱、打骂、欺负。卢安克告诉牙韩运同学说,他扮演的这个角色要表现的是“人的强大不是征服了什么,而是承受了什么”。

卢安克还说,教育的目的不是改变,而是爱和陪伴,“只要我们放弃掉对‘什么是好的’的想法,通过观察,我们能找到最符合他们的角度”,“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才是美好的、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听到自己的心。”

卢安克还认为,人与人不应该比较或者通过比较来表现进步,而应该寻求一种归属感。纪律固然可以带来秩序,但那是被动的。只有一个人归属一件事情,一群人,一个社会,才会有认同,才会有发自内心去照顾它的愿望。能够提供“归属感”的东西,便是“创作”,便是“玩耍”,是活出生命本身的色彩。

在板烈村,卢安克也遭到过质疑。有些家长觉得卢安克带着孩子们“不务正业”,玩野了,为此找校长理论。

2013年的冬天,卢安克离开了他支教十年的小山村。离开之前,他破例接受了央视《看见》节目柴静的采访。那期节目叫《告别卢安克》。柴静在她的博文中写道:“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2016年,在卢安克离开三年之后,有媒体来到板烈村,寻访卢安克支教十年,是否还留下什么“痕迹”。记者碰到了曾主演过科幻剧《心镜》并参与道具制作的牙韩运。如今他已是翩翩少年,进入城市读大学,选的是汽车维修专业,发动机拆装让他乐此不疲。

牙韩运认为,这和他当初在科幻剧中搞的那些道具有点像。记者还碰到了村中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子,卢老师的教育让原本羞涩的她变得活泼。村子里的人们普遍认为,好奇心和信心,是卢安克留给孩子们的财富。

板烈小学的牙校长如今也在思考卢安克的教育方式,为什么有的孩子敢拿毛笔在卢安克脸上画画,卢安克不愠不怒?一位村民说:卢安克一个外国人都来无私地教我们的小孩,想一想,我们也应该陪在我们小孩的身边,但是由于生活又迫不得已。

在做完《告别卢安克》那期节目后,柴静还在博文中写道:“卢安克给人的,不是感动,不是那种会掉眼泪的感动,他让你呆坐在夜里,想,我现在过的这是什么样的生活?”

03 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教育就是为了让孩子成人成才。问题在于,什么叫成人,如何成人?不成人又如何成才?

成人,既然是要成人,首先当然要搞清楚什么才是人。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人性而非动物性。什么又是人性?

人性有两个方面,一是理性,二是感性。是人都会有思想,有情感,有爱。人类整个的知识大厦,说到底就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于思想能力的理性认知,二是基于情感和爱的人文情怀。

理性认知就是科学和技术。人文情怀则是情感和爱,是文史哲的知识和常识,是基于人文认知的道德自觉。

所谓理性认知,就是逻辑认知能力以及基于逻辑构建的整个人类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系。没有逻辑,就没有科学。

中国教育真正的问题,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重科学教育,轻人文培养。二是科学教育只强调死记硬背,并没有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重科学,轻人文的后果是严重的。科学知识再丰富,如果没有人文基础,人就会变成被理性武装的动物。这种人可能是“才”,但缺了“人”这个前提,其“才”通常表现为破坏力而非建设力。越有“才”,破坏力就越大。

科学教育不注重逻辑能力培养的后果也很严重。中国的所谓人才多数只具备依样画葫芦的学习和山寨能力,不具备创新能力。为什么?正是因为不具备逻辑思维能力啊。一切科技的发明,说到底都是逻辑运算和推演的结果。没有逻辑思维,思想力其实只相当于狗。你只要注意观察,就会发现狗的学习和模仿能力其实很多时候比人强的。

为什么两位德国人都强调教育始自对人性的关怀?因为理性和感性,逻辑思维和人文情怀,是人性的本质内涵。不关注和发掘人性,不让孩子在陪伴和关爱中体验人性,不让孩子在与世界和社会的交互中体验人性,一切书本的知识都会变成毫无活力的,僵死的文字符号存在于大脑中,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不仅击发不了思想力和创造力,甚至还会使人变成神经不正常的“孔乙己”。

教育的本质就是呼唤人性,既启发孩子的理性思维,更注重孩子的人文关怀。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更应该如此。

到了大学阶段,则应该是基于已经具备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人文知识展开研究性学习。

残酷的现实是,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有几个人具备发现问题,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为什么?

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面对问题思考如何解决是一种能力。为解决问题而去查阅文献,研读文献,寻找前人的解答是一种能力。在前人解答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提出自己独立思考后的创见是一种能力。请问,今天的中国大学生有几人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能力?

我们在面试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更多见到的“人才”是不是连一个基本文档都写不完整,对专业知识和社会形势一问三不知的“白痴”?除了一纸文凭,除了谈赚钱的理想,对人生规划和社会生存的基本要求都一无所知,这分明是连小学毕业生都算不上,怎么能说是大学毕业生呢?

我前不久面试一位应聘文员职位,已毕业两年的大学生。来应聘文员职位,居然敢告诉我她自上大学到现在从来没写过一篇文章。我问写过情书没有,回答居然也是No,还补充说现在的年青人不时兴写情书,都是微信互动的。

我差点就气得骂娘了。浪费我时间来面试你,惭愧不惭愧啊?!

关于两位德国教师的事迹及其对中国教育的评价,基本摘自媒体文章。我想借题发挥的是,如何思考中国教育的问题。这种思考,应该从到底是什么教育的本质开始切入。唯其如此,才可能找到中国教育问题的正确答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